春之计,在于茶。
万般春事休忙
且饮一杯清茶
采一片嫩叶
如春光一样生机盎然
抿一口茶汤
如春风一样和煦欢畅
闻一缕茶香
如春水一样清新悠长
茶是春事
春在茶中
诗圣杜甫说
落日平台上
春风啜茗时
沏一壶春茶
依在窗前细细品味
漫山遍野的春色
似都浸入了杯中
这就是春天的味道
不浓烈却足以沁人心脾
临近三月,东风柔软,土地温热,寂寂了一个冬天的茶树,齐刷刷地冒出了嫩绿的芽苞。
浙江越州茶园,一垄垄茶树青翠含烟,娇柔可爱。满满的新茶绿,让人看上一眼便有好心情。微风拂过,阵阵茶香和着青草的香气沁入心房。
春来绿意生,天地皆滋长,春茶吸饱大地的芬芳,蓄足了山水的灵气,人未饮,已是陶醉。
对于大多数农作物来说,农忙都是在夏秋两季,而茶却是从春天开始丰收。春茶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春的礼物。泡一杯清冽香甜的春茶,连眼睛都是香的。
草木已随新岁好,冬芽豫占一年魁,“春茶”带着新绿,带着清香,带着诗情画意,早已成了每个爱茶人新一年的期待。
或许有人会问,茶树是常绿木本植物,一年四季都可以冒芽,为什么春茶最矜贵呢?答案就藏在茶叶里。
有人把茶叶比喻成复杂的“化学工厂”,绝不为过。因为一片茶叶里所包含的化学成分,多达500余种。
而要评价一片茶叶的滋味,我们只需要看两种最重要的物质:「氨基酸」和「茶多酚」。茶叶中,氨基酸的比重越高,茶味越鲜甜。而茶多酚的比重越高,茶味则越苦涩。
氨基酸形成于茶树的根部,然后输送到枝叶和嫩芽,是促使茶树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春茶经过了一个冬季的休养生息,积累了丰富的氨基酸。
茶多酚是茶树代谢的产物,早春时节,气温较低,阳光较弱,茶树代谢缓慢,所以茶多酚含量就少。这一高一低,成就了春茶的「黄金酚氨比」,也形成了春茶甘甜鲜爽的滋味儿。
若是到了夏天,小小的“化学工厂”里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因为夏日炎热,光照强烈,茶树代谢变得旺盛起来。那时,叶芽中茶多酚的含量就会逐渐增加,而为了帮助茶树快速生长,茶叶中糖类物质的形成和转化比较多,氨基酸分解加快,含量也明显减少。
这一升一降,造成了酚氨比达到一年中最高,也带来了浓烈的苦涩味。除了滋味不佳,夏茶还容易招虫害,走在夏天的茶园,常能看到成畦的茶叶布满虫洞。对春茶来说,这个问题基本不存在。
在不能远行的春日清晨,端一杯春茶,看鲜叶在杯中浮沉,万般苦恼也随之消散,前尘往事俱可既往不咎。
人生味,天地味,可知味,不可知味……“味”是一种极其美妙的体验,古人常用“味”来表达对事物的探知。
如说王右军得书之真味,李杜得诗之本味,东坡得词之大味,以此来论,那陆羽便是得茶之味了。
陆羽原本是个弃婴,被智积禅师好心收养,自幼为师父买茶烹茶,耳濡目染了寺院中的文化。
在开创《茶经》第三篇他写道:“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间。”把茶叶的采摘时间限定在春季。因为那沾着杏花春雨般柔嫩的春茶,暗合了禅定静修的要义,能帮助人们荡涤尘虑,返璞归真。
翻开《茶经》,随处可见优美如诗的语句,比如描写春茶的浮沫,有“细轻者曰花,如枣花飘飘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
仿佛那一口喝下的不只是茶,还是春日里飘然落下的簌簌枣花,清澈的潭水上一两点浮萍、晴朗的天空中任意东西的流云。
茶在陆羽看来,早已超出了简单的饮料,而与审美息息相关。春天吃茶,要的就是那股清新、朴素的滋味,如此才能感受自然界最真挚的美好。
后世的东坡先生不仅知词味,更知茶味。
他夜晚办公事要喝茶: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窗征。
创作诗文要喝茶: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方休。
春日午睡后也要喝茶: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
古今爱茶,爱春茶之人甚众,无不因得到了茶之本色之美,美是邂逅,是亲近所得,味是得到真美之后精神上的情思与遐想,是亲身求索后的本真体悟,是洁净内心的唱咏。
春日屋外,斜阳暖暖的照进来,净几上,泡一杯春茶,闲翻东坡的诗词,他的新茶之香仿佛从册页中溢出,连着眼前冲泡的春茶,满屋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