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banner

洞庭春晓,碧螺风月山水间

浏览: 作者: 分类:品牌新闻
延续往年,我们早早预定了苏州洞庭山一级产区碧螺春一芽一叶鲜嫩原料,柴火锅杀青,纯手工炒制,为大家呈现一份真正香百里的洞庭碧螺春
1_20230403_17135748

苏州西山绚丽太湖

碧螺春茶原产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香溢千年造就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

关于碧螺春名字的出处,还有些有趣的说法。

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

2_20230403_17141635

碧螺春遇水云雪飞舞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下江南时偶然尝到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清茶,倍加赞赏,听闻“吓煞人香”之名,觉得不雅,于是便为它题名“碧螺春”。

关于此茶名称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其色泽碧绿,卷曲如螺,春季采制,加上采自碧螺峰这些特点,因而命名为“碧螺春”。

3_20230403_17141652

康熙画像

撰写出“茶叶百科全书”《茶经》的茶圣陆羽,与碧螺春也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当年,陆羽和好友在西山明月湾登岸考察茶,经包山寺方丈推介前往水月禅寺旁洞庭山产茶历史最早的墨佐君坛边采茶品茶,一时赞赏不断。

之后陆羽又多次到寺品茶,并将这里的小青茶举荐为贡茶。而这小青茶即为碧螺春茶的前身,水月禅寺亦称“水月贡茶院”。

4_20230403_17141695

陆羽品茗图

拢聚太湖山水气

花果连枝味香奇

5_20230403_17141679

苏州吴中太湖风景区

花因香而“活”,茶因香而“贵”。

碧螺春生长于东山、西山这两座湖心小岛,受着太湖水的浸润。独特的太湖山水文化也让碧螺春带着些水灵灵的风味。

6_20230403_17141694

洞庭碧螺春优越的生态环境

得益于优越的地理环境,东山、西山上花植散落,果林密布,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枇杷等果木交错种植,枝桠相连,根脉相通。

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茶吸果香,花窨茶味,使得生于洞庭两山的碧螺春茶与生俱来便有着淡淡的花果香味。

7_20230403_17141684

苏工细作,只为一杯好茶

千年的历史造就了碧螺春独特的人文风韵,如何更好地炒制碧螺春茶也成了一门学问。

吴地茶农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早采三天是个宝,晚采三天便成草”

8_20230403_171416195

茶农们每天凌晨就得上山,早中饭匆匆解决,白天的时间里要一直保持站立的姿势,在茶树丛间弯腰低头采摘。

手指上下翻飞,一个动作重复六七万次,得到的芽头却仅能制得500克左右的碧螺春茶。

若说采茶要的是耐心,那炒茶这个事情,则是最考验师傅手艺的。不同于其余机器炒制的茶叶,碧螺春对炒制技术的要求极高,非得是手工炒制才能炒出那种风味。

9_20230403_171416159

一锅碧螺春茶出炉需耗时40分钟,炒时要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带揉,这样炒出来的碧螺春茶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

炒茶师傅的双手在约200℃高温的铁锅里探出探进,将碧螺春鲜叶上下抛飞,发出滋滋作响。

10_20230403_171416240

入山无处不飞翠
碧螺春香百里醉

延续往年,我们早早预定了苏州洞庭山一级产区碧螺春一芽一叶鲜嫩原料,柴火锅杀青,纯手工炒制,为大家呈现一份真正“香百里”的洞庭碧螺春。

■ 形美
私房茶·碧螺春外形纤细,卷曲呈螺;颜色是银白翠绿相间,茶叶上还会覆盖着一层纤细的茸毛,这是它独有的,茸毛越多,越是珍贵。

11_20230403_171416209

■ 色艳
置于水中,茶叶很快就会沉到杯底,随后慢慢地舒展开来,显露出天然嫩芽的碧绿色,干净匀称、均匀明亮。

12_20230403_171416235

■ 香浓
花因香而“活”,茶因香而“贵”。如果你放在鼻前细嗅,就会发现它香气馥郁,回味甘冽,茶香中还带着花果香,像初春的微风一样怡人。

13_20230403_171416246

■ 味醇
沉静绵延,入口顺滑,味醇清凉;清澄嫩绿,化为细柔的水,轻绵的花,慢慢汲出一淙甘甜。一杯碧螺春,饮尽江南春,一口就让人流连。

14_20230403_171416319

中国人的春天,从一杯春茶开始~

八大春茶,抢鲜登场

欢迎莅临山国工夫茶全国900+门店一品春鲜!

15_20230403_171416324